首页

艾踩视频网冰时代视频

时间:2024-05-08 08:29:57 作者:第十四届芭蕾创意工作坊“乘风行”来11部佳作一展青春活力 浏览量:59215

  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以“乘风行”为主题的中央芭蕾舞团第十四届芭蕾创意工作坊(Workshop)5月5日至7日在京上演。年轻的舞者们在台上展示了蓬勃的创作力和艺术表现力。

  此次创意工作坊上演13位创作者的11部精彩作品。其中,将民族情怀融入到芭蕾创作之中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旷野之歌》演出照。 中芭供图

  由本届总导演Workshop李旸编创的《旷野之歌》源自他近年来扎根新疆采风的艺术体验,将新疆舞蹈与芭蕾进行了融合,为此剧团邀请到青年舞蹈家玉米提参与到编舞创作中,融入多种风格,形成有融洽有碰撞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刘雪晨编创的《明月十年间》创作灵感来自于苏轼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品则并不局限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悼念之情,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体味中国诗词中那份历久弥新的情感。

《明月十年间》演出照。 中芭供图

  音乐与舞蹈碰撞迸发出的灵感,成为年轻创作者们表达生命感悟的创意来源。张旗编创的《命运之歌》音乐采用了著名的《布兰诗歌》选段,描绘了生命的盛衰、情感的跌宕,以及人们对欢乐的憧憬、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启迪;徐琰、王济禹的《哥德堡变奏曲》试图将音乐视觉化的同时,赋予舞蹈新的想象空间和视觉意象,令巴赫音乐中的极致美感与舞蹈艺术的纯粹形成不谋而合的美感;彭捷的作品《旅程》表达了“人生就像一段旅程”的主题,通过创作尝试着寻找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通过行为、状态与情绪传递出作品背后的让人有所思考和触动的深层意义。

  从身边感人的现实生活到对未来天马行空的畅想,新奇创意的内在是年轻艺术家们对身边细节的关注关爱。卢陈奇编创的《心灵相依》以病重的父亲与患有孤独症的儿子这样特殊的人物设置,让含蓄伟大、不求回报的父爱在舞台上有一个淋漓展现的空间。苏洋、武思明的作品《不要忘记我》描绘了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即便被困在自己的记忆中,也依旧不会将爱遗忘的内心世界。鹄禾伦的作品《机械心跳》畅想了一个未来虚拟世界,将古典芭蕾与科幻题材相结合从而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叙事曲》演出照。 中芭供图

  本届Workshop中还带来了特别的亮点——中芭第一代芭蕾艺术家吴祖捷张令仪伉俪的女儿吴振红为中芭演员们排练了《叙事曲》的中国首演。这部作品是吴振红的叔叔、著名华裔编导及舞蹈家吴诸珊于1986年专门为她编创的,后吴诸珊英年早逝,这成为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演出结束后,本届Workshop延续传统设立了演后谈环节,编创者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与观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中芭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表示,众多才华横溢的青年创作者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进作品。“他们用青春飞扬的活力与大胆尝试的动力,将不同角度的思考展现于舞台,相信观众也会产生情感共鸣。”(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教育部等四部门部署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其间中小学校须开展1次视力监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臧克家坚定地加入反蒋斗争,后来遭到国民党追捕,四处逃亡。1930年,他入学国立青岛大学,成为著名诗人闻一多的学生,至此正式开启了文学之路。

李克强同志遗体11月2日火化 天安门等地将下半旗志哀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表示,民进党“反中”,向来歧视陆配陆生,赖清德在2024选举期间已经亲自示范过如何歧视陆配,他大声剥夺已经取得台湾身份证陆配的参政权利。文章指出,民进党当局歧视陆配,理由可以有千百种,反正“人权会转弯,何患无辞”。

(经济观察)上海“乘风破浪”绘就未来产业“星河灿烂”

黄福林、唐群辉、王国梁、郭圳钊、黄碧威五名同志在发现桥面断裂后不惧危险、主动担当,反应迅速,处置得当,成功拦截多名欲过桥的群众,成功防止了人员伤亡的进一步扩大,为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初评公示

1925年,经陈赓和周逸群介绍,周恩来批准,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攻至淡水(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城下,面对敌人坚固的城防,左权毫不畏惧,作战英勇。“冲到城下时,发现因为攻城梯太少,战士们没法上城,姥爷当时随机应变,组织战士搭人梯。”这使得学生军可以冲到城上,很快敌人就被击溃了。“攻打淡水城算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第一次和敌人面对面热血拼杀。通过在黄埔军校时期参加的这些战斗,姥爷积累了经验,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指挥能力。”

香港东九龙走廊发生5车相撞意外,至少5人受伤

杭州10月14日电(鲍梦妮)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在即。与亚运会官方接待饭店相比,亚残运会官方接待饭店在服务保障上有哪些不同?10月14日,记者探访亚残奥委员会大家庭饭店,于细节处体验有爱无“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