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皇美脚

时间:2024-05-03 23:53:24 作者: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展示独特拉面文化 浏览量:20070

  中新网西宁5月3日电 题: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展示独特拉面文化

  作者 陈宗淇

  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为“青海拉面未来可期”的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广场拉开帷幕。

图为观众在活动现场拍照。陈宗淇 摄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展示区展出拉面成品,可品尝手工拉面,亦有牦牛肉干、甜醅等青海特色美食,相关从业人员“各显神通”,吸引来往行人。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的‘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曾出土‘世界第一碗面’,尘封4000年,其形态依旧清晰可辨。”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丽萍在活动现场介绍说。

  青海拉面品牌众多,该省形成以“青海拉面”为统领,以“四千年喇家青海拉面”“高原姑娘”等上百个子品牌组成的拉面产业品牌体系。

  马丽萍介绍,“青海拉面不仅是青海的美食代表,更是青海民众的奋斗史。青海拉面见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农民依托这一‘特技’,创业奋斗,甚至走出国门。”

图为拉面师傅在展示区内拉拉面。陈宗淇 摄

  青海拉面产业的故事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青海省化隆县的韩录等第一代拉面人靠一碗拉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拉开了青海拉面产业发展的序幕。

  1982年,世居化隆县巴燕镇庙尔沟村的韩录与妻子在厦门开了一间拉面馆,多年打拼后,青海拉面为人所熟知。再到后来,韩录带领着村里人走出大山。

  如今,以化隆县民众为主体的青海拉面产业已然成为青海省的名片。马丽萍说:“青海拉面产业的发展历程,有增收致富的经济篇章,同时也饱含感人且励志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青海民众的勤劳和智慧。”

  西宁市居民李季润对记者说,当地民众热衷手工拉面,面食文化成为当家主食,“因为工作忙碌,我很少在家里做饭吃,下班以后,随便钻进一家拉面馆,吃完面再喝碗汤,足以消除整天工作的疲惫感。”他说。

图为展示区展出的青海拉面延伸产品。陈宗淇 摄

  青海拉面如何探索出“三店合一”的道路?

  马丽萍解释道:“在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很多青海拉面店已形成拉面店+青海特产展示店+大美青海宣传店的合体,让各地游客能吃到拉面,更能在拉面店中感受大美青海,在真实又细微之处做到‘青货出青’。”

  目前,青海拉面在全国337个城市拥有店面3.26万家,从业人数近20万人,生产经营性收入达200亿元,行业利润、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均超过青海省平均水平。

  来自江苏的游客刘牟林品尝刚出锅的面时说,“青海拉面很有嚼劲,吃完这碗我还要再续。我已经和现场的一个师傅商量好了,等我感受完青海风景后带上一些产品回江苏。”(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搭建创造力与可能性的文学版图 《十月·青年专号》全新发布

陈斌华指出,大陆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来高度重视维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两岸本是一家人,海上突发险情时双方互相救援、守望相助是理所应当,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更彰显了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感情。

新疆兵团:春耕春播忙 田间美如画

薛鸿源表示,富邦华一银行立足于“服务台商,服务实体经济”两个本源,期待在杭州继续为中小台企融资和台胞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破解消融难点堵点,优化涉台金融服务。

安徽肥西:节后招聘助就业

厦门4月9日电 (汪桢 黄秋雅)“我在大陆工作,经常往返厦门和金门,每次都走快捷通道非常便利,这次也带朋友过来办理采集备案手续,2分钟就好了。”9日9时40分许,台胞叶先生在厦门五通客运码头顺利办理边检快捷通关信息采集。

(两会速递)杨莉珊:京津冀和大湾区可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三省一市优势互补,上海是龙头。“我们既要当好龙头勇挑重担,又要强化带动做好服务;既要紧扣目标久久为功,又要把准路径稳中求进;既要对标国际加快补齐短板,又要扬我所长积极参与国际竞合。” 顾军说。

央视关注:阳光招生,能否为“入学焦虑”降温?

为诠释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何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罗克韦尔在展台设计搭建了一个智能“小世界”。记者走进展台,借助虚拟与物理多维空间的交互技术,可在其中感受最新的解决方案,如何为高端楼宇、生物制药、智慧水务、绿色出行以及食品饮料等提供高效服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