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M女王调教有声书

时间:2024-05-06 04:11:59 作者:敦煌壁画修复师李波:每一次“大考”的身体虽苦,但内心丰盈 浏览量:94536

  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戴文昌)“家里有一位修壁画的父亲,这对我影响是极大的。”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波说,“父母在饭桌上聊的都是敦煌莫高窟。”1990年,在父亲李云鹤影响下,学习绘画专业的李波成为一名壁画修复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这些珍贵壁画和彩塑“问诊治病”。

  近日,李波作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列表彰。

  修复敦煌壁画彩塑,对修复师而言是一场“大考”。李波说,“入行后,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对待文物修复态度。从前期研究到后期修复,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少留遗憾,他的话我牢牢记在心里。”

图为敦煌壁画修复。(资料图) 南如卓玛 摄

  “文物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谈到文物修复,李波强调最多的就是“敬畏”,文物的不可再生决定着“要对文物永远保持敬畏之心”。李波一直坚持修复文物最小干预原则“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不停改进创新材料以及工艺,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好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真实性。”

  面对“千年伤病”缠身的石窟壁画和塑像,在细如发丝、微如芝麻的壁画“伤口”上一点点实施“微创手术”,除尘、灌胶、滚压、回贴,发展到后来整体分层揭取、搬迁复原;在塑像方面,从修复糟朽、断裂、倾倒塑像,发展到复原大型塑像……

  “我们都管修壁画叫作‘面壁’。这项工作看似劳动强度不大,但必须全神贯注。”李波说,不同的保存环境、不同的结构层,决定了每一处病害都不一样。面对不会说话的“病人”,怎么把壁画的“病”治好,很考验功夫。

  文物修复师像医生一样,将文物从时间流逝和自然打磨中拯救出来。在李波的印象里,父亲常说,“对待文物要有感情,知道它的可贵才能用心保护它。一旦要修,就要修到最完美的状态,宁可不修也不能修坏了。”

  文物修复工作苦不苦?一个姿势就要保持很久,甚至会因此落下职业病,怎么会不苦?可李波说,“身体是苦的,但内心却是丰盈的。每当看到修复好的文物,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李波常对年轻人说,修复文物其实是一个不断闯关过程,要有越挫越勇的韧劲。修复壁画的过程也是修心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便“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与文物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时间的侵蚀下,壁画遭遇的病害有空鼓、起甲和酥碱等等,它们让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破损,有时像鳞片一样翘起,有时结满白霜,有时甚至变得疏松、脱落。

图为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拿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工具,除尘、填垫、脱盐、粘结、按压、支顶……帮助壁画对抗时间。李波说,文物修复并不是修复者的主观创作,在修复或复原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尊重原作的原材料、原工艺,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

  “每个修复项目都可能遇到困难。”李波说,看起来都是颜料层起甲这种病害,但由于保存条件的差异或载体层的不同,修复材料和工艺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调查,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方法和策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来自南极4000米海底深处的泥巴里藏着哪些奥秘?专家带你解读“无字天书”

第十四条 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进出口货物,关税配额内的适用关税配额税率,有暂定税率的适用暂定税率;关税配额外的,其税率的适用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的二十余载,贾孝远游历多座城市,切身感受到大陆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而他既是其中的见证者亦是参与者。

【小新的Vlog】我们为什么需要古旧书?对话北京书市淘书人

2月24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北京举办 2024年“庆元宵·迎团圆”台商联谊活动。中国台湾相声女演员、演员姬天语现场为观众送上祝福。姬天语表示,此前参演的电视剧《星落凝成糖》2023年在大陆播出,随后在台湾也一度冲至某平台热播第一,甚至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都拥有众多观众。姬天语说,没想到国剧的影响力可以这么大。

相学相伴20余年 文源讲坛“鲜活”山西人文历史

毕业后选择在大零号湾创业是许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小康就是其中一位。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零号湾深厚的创新环境给了他创业的底气。

赵鼎新从浙大社会学系辞职?多方回应

北京3月2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张尼)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如约而至,吸引了包括数十家外企高管在内的11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聚焦在一个“新”字,中国多个部委的部长、副部长出席论坛并发言,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新”声。

相关资讯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人工智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配

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本不动摇,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和先进性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面临生死存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上下求索。最终,实践、人民和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也是信仰,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就站在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探索出了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引领亿万中国人民迈入新时代,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