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品视频sm

时间:2024-04-26 06:52:00 作者:中国学者成功研发柔性纤维电池:从爬山虎获得启示、外力破坏仍可供电 浏览量:47212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柔软透气的衣服、时尚轻便的背包可以储存能量,方便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器件供电……曾经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渐渐走进现实。

彭慧胜教授讲解研究成果。(中新网记者 陈静 摄)

  记者25日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彭慧胜教授团队的研究成功走通了柔性纤维电池研发的“最后一公里”,有望为人机交互、健康检测、智能传感等领域提供有效的能源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Nature)主刊。研究团队方面表示,纤维电池的应用场景拥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应用于软体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等。

  彭慧胜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全新研究方向,纤维锂离子电池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三个难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纤维结构获得柔软的纤维锂离子电池?是否能制备高能量密度的纤维锂离子电池?是否能实现高安全性纤维锂离子电池?经过十多年探索研究,团队相继攻克了前两个难题。如何解决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纤维电极界面不稳定的难题,以实现高安全性纤维锂离子电池,成为需要攻克的“瓶颈”。

  “瓶颈”的突破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彭慧胜告诉记者,一次,他访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注意到爬山虎可以紧密而稳定地缠绕在另一根植物藤蔓上,于是走上前仔细察看,这给他带来启示。回去后,他便调研爬山虎与被缠绕的植物藤蔓“如胶似漆”的秘密:其原理在于爬山虎能分泌出一种具有良好浸润性的液体,该液体渗透到两者接触表面的孔道结构中,随后液体中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便将爬山虎和被缠绕的植物藤蔓粘在一起。

  于是,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解决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差的难题;发展出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纤维电池的连续化构建方法,实现了高安全性、高储能性能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建立了纤维电池织物的应用示范。

  据了解,该团队基于连续化构建方法,实现了纤维电池的大规模制备。研究团队实现了数千米长度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其能量密度达到128瓦时/公斤,实现5C大电流供电,可有效为无人机等大功率用电器供电,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变形能力,在经历100000次弯折变形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6%。

  通过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团队建立了以活性浆料涂覆、高分子隔离膜包覆、纤维螺旋缠绕、凝胶电解质复合以及高分子熔融封装为核心步骤的纤维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据介绍,这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同时,通过控制相关关键参数,团队实现了制备过程的高度可控,得到的纤维电池电化学性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团队正在纤维电池的应用之路上进行探索。他们使用工业编织方法制备了大面积纤维电池织物,并系统研究了织物的安全性。据介绍,在相关工业标准的要求下,电池织物在经受大电流充放电、过压充电和欠压放电、高温存储后没有发生泄漏、着火等安全事故,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记者了解到,电池织物在高低温、真空环境中及外力破坏下仍可以安全稳定地为用电器供电,有望应用于消防救灾、极地科考、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

  从提出科学概念到实现工业化产品,彭慧胜团队致力于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不懈努力下,纤维电池的初步应用正在实现。彭慧胜教授表示,下一步,团队期待与产业界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新型纤维锂离子电池性能,降低其成本,推动纤维电池的广泛应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三角铁路10月2日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

我们要在学好党史的基础上,学好中国近代史,学好中国历史,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已经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水利部: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人口达8.7亿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据了解,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估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2026年将达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面对预制菜产业万亿级市场新蓝海,江西多地开足马力,锚定预制菜产业未来方向,江西多地蓄势前行。

世界500强对话湖北 1280亿元项目签约

而今,趁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丝路海运”在建设过程中努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的国际贸易新通道,“黄金水道”越行越宽。

福州罗源小“宝马”游出亿元产业

用“科技装备之笔”勾勒“春耕图景”。在春管春耕一线,现代化的“新农具”成了种粮好帮手。截至目前,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超过200万台(套)。技术新、装备强,不断优化升级的现代农业机械,既是春耕生产的装备保障,也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今春预计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及水稻育插秧机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山区,再到丘陵地区,各地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2023年以来,通过专项支持开展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推广,已有丘陵山地履带式拖拉机、油麦兼用播种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在各地开展田间实地应用。春耕大忙,农机销售迎来旺季。我国作为农机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农业机械装备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推进,通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目前可以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正是有了现代化的“新农具”支撑,持续提高了种地效率。

范廷钰半目胜柯洁 卫冕中国围棋“西南棋王”

截至目前,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五大水库合计蓄水为309.90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28.69亿立方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